今年上半年,由于國內新冠疫情在上海等重點地域的爆發和在全國的多點散發,通用機械行業經濟運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。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,通用機械行業積極應對,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因素,保障經營生產的正?;?,積極開拓新市場,全面落實中央穩經濟保增長精神,1-5月份行業生產和主要運行指標增速不同程度下降,6月份有所回升,行業經濟運行總體處于比較良好態勢。
行業經濟運行情況
生產增速放緩
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6月末,在統計的通用機械行業的6種產品中,2種同比增速增長,4種同比增速下降,從同比態勢看,下降幅度逐月收窄。
1-6月通用機械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也呈逐月下降態勢,但6月份同比增速有所回升。
上海和江浙地區是通用機械制造業的主要基地,也是行業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,一季度末上海地區疫情集中爆發后“全城靜態”管理,對上海及周邊地區的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;此后全國范圍多地多點疫情散發及持續社會面清零的防控措施,對全行業企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。據中通協對180余家企業4月份生產情況問卷調查顯示,不同程度停工停產企業89家、占47.85%。其中:上海地區30家重點企業中只有3家企業部分開工,江蘇省30家企業中有18家停工幾天到20多天不等;東北地區9家企業中有7家停工幾天到10多天不等。
主要產品出口保持較好態勢
上半年,通用機械行業主要產品出口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。根據通用機械行業49個稅號主要產品海關統計顯示,1-6月通用機械主要產品進出口總額229.72億美元,同比增長2.29%。其中:累計進口78.1億美元,同比下降11.1%;出口151.62億美元,同比增長12.15%,進出口順差73.52億美元,同比增長55.3%。
其中:大中型制氧機、部分泵類產品、工藝壓縮機、閥門、壓濾機等產品出口保持了16%以上的增長。
通用機械行業產品應用量大面廣,多年來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國際市場份額,對我國的通用機械產品有一定的剛性需求,特別是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帶動海外項目逐步落地,如:大型空分設備、工藝壓縮機等通用機械產品在國外大型石化工程項目中獲得應用??傮w看,行業產品出口穩定向好。
營收及利潤保持增長,增速回落
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今年1-6月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591.15億元,同比增長3.11%;實現利潤總額316.13億元,同比增長2.51%;完成出口交貨值707.84億元,同比增長9.9%。
上半年通用機械行業的營業收入、利潤總額的同比增速變化見下圖。
從上圖看,今年一季度行業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平穩態勢,1-3月營業收入、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9.83%和3.53%,符合預期。但進入3月下旬受疫情影響,行業經濟運行受到較大沖擊,4月、5月、6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回落,分別為:3.42%、3.19%、3.11% ;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:-4.99%、-1.58%、2.51%。隨著國家對疫情精準防控措施的實施, 5-6月兩個月回落幅度逐步收窄,行業經濟運行基本回歸到常態。
與全國工業和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相比,上半年通用機械行業營業收入增速分別低于全國工業和機械工業5.99個百分點和2.33個百分點,利潤總額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工業和機械工業1.51個百分點和8.31個百分點。
重點企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
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對行業170家重點聯系企業統計,今年1-6月通用機械行業重點聯系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47.88億元,同比增長1.4%;完成工業銷售產值572.82億元,同比增長10.95%,實現營業收入551.93億元,同比增長4.83%;實現利潤總額59.75億元,同比增長10.25%;累計訂貨量805.65億元,同比增長0.65%;應收賬款422.38億元,同比增長14.38%。
重點聯系企業產量完成情況:風機394.02萬臺,同比下降19.12%;泵808.7萬臺,同比下降22.1%;壓縮機41.5萬臺,同比下降23.77%;閥門23.95萬噸,同比增長3.22%;中大型空分設備49套,同比下降12.50%;減變速機152.12萬臺,同比下降10.30%。
從統計數據看,重點聯系企業經濟運行態勢與行業整體情況基本一致,重點聯系企業經濟運行呈現較大幅度波動。工業總產值由2月份9.5%增速逐月下滑,到6月份止跌回升;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總1-4月呈波動狀態,到5月企穩回升。
上半年主要產品產量同比增速多數出現負增長,生產恢復不及預期。至6月重點聯系企業累計訂貨量略高于去年同期,應收賬款逐月增加,反映市場需求仍然乏力,企業經營仍然面臨一定困難。
上半年重點聯系企業主要經濟運行指標情況見下表及圖。
嚴峻復雜環境下行業企業發展不均衡情況更加顯現
據對170家重點聯系企業的統計數據分析,1-6月,工業總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的企業有58家,占比34%;兩位數下降的企業45家,占比27%。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的企業62家,占比36%;兩位數下降的企業43家,占比25%。利潤總額實現兩位數增長的企業65家,占比38%,兩位數下降的企業75家,占比45%。累計訂貨量兩位數增長的企業45家,占比26%,兩位數下降的企業43家,占比25%。數據顯示,復雜發展環境下,行業企業發展不均衡和差異化情況更加顯現。究其原因,對上海和江蘇等周邊地區一些企業來說,受突發疫情沖擊,應對不及造成部分經濟指標下滑。對全行業來說,都共同面臨著市場需求放緩、競爭加劇、營商環境亟待改善等問題。市場變化對單一服務領域帶來的影響比較明顯。一些自主創新能力強、產品結構調整及時、管理突出、基礎雄厚的優勢企業在困難面前展現出更強的適應能力,產業升級方面展現出更大的優勢和活力。
行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,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“卡脖子”裝備
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機械制造企業時特別強調“核心技術是要不來、買不來,要靠自主研發攻下來”,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扼制中國發展的情況下,通用機械制造業針對國民經濟發展和重大工程建設需要,努力開拓創新,又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“卡脖子”裝備,在關鍵產品和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過程中,一大批民營企業已成為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,為我國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。這些技術和產品包括:
LNG接收站大功率高壓潛液泵和超低溫閥門;煤化工和多晶硅行業料漿泵和硬密封球閥;電子、芯片制造亟需的超高真空泵和鍍膜機等高端裝備;大型煉化首臺套全球最大的150萬噸乙烯裂解三機;天然氣集輸和儲氣庫用的高壓往復壓縮機、高壓離心壓縮機;氫能利用的30和70Mpa氫氣壓縮機、透平膨脹機、閥門等;天然氣BOG系列提氦裝置;城鎮化建設系列高效供水裝置;大型水力工程引水泵;國防建設跨音速連續風洞用8萬千瓦離心壓縮機、大型真空泵等。
行業發展存在問題
原材料價格上漲提高企業成本
近年來,受大環境影響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波動,行業調查顯示,銅、鋁、鋼材、塑料件、芯片、稀土材料漲幅較大,分子篩的原材料碳酸鋰價格持續走高。受其影響,相關零部件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上漲,進口零部件軸承、變速箱、液壓件漲幅較大,交貨周期受疫情影響顯著延長,嚴重增加企業運行成本,加劇擠壓利潤空間,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壓力。
物流受阻,運輸價格上漲
受不斷散發的疫情影響,物流受阻仍較為嚴重,區域物流運轉不暢,運輸價格上漲幅度明顯。一是各類通行證、許可證審批周期延長。二是各港口檢驗檢疫時間增加,入境周期延長,特別是國外進口配套件和人流問題突出,對正常生產造成很大影響。
市場需求回升乏力,同質化制約企業發展
統計數據顯示,重點產品新增訂單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,雖然整體疫情基本控制,但市場需求并未出現同步回升,部分中小企業因產品結構單一、同質化嚴重,競爭慘烈,加之物流成本、原材料成本增加,進一步制約了其發展。
對下半年預期
從市場發展態勢看,對通用機械行業來說,重點的石油化工市場仍有較好的需求態勢,同時圍繞雙碳目標的氫能、CCUS、其他新能源市場呈現比較強勁的市場需求,節能改造可帶動存量市場穩定需求,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的以及大健康發展相關的生物安全、醫藥市場需求不斷增加,國防軍工具有穩定需求,海外市場目前趨勢尚好。但鋼鐵、建材領域市場疲軟、預期轉弱,煤化工市場難以大幅度增長。
從疫情發展看,國家始終堅持動態清零決心不變,各項精準防控措施陸續落地,雖仍有散點疫情發生,但應該不會再形成大面積停工及物流人流控制,預計下半年企業可以保持正常生產狀態。
從成本要素看,原材料價格波動局面仍不可預測,存在漲價風險。另外由于國際沖突局面造成的能源緊張、原油天然氣漲價等將傳導到行業企業,將進一步沖擊利潤。
經對行業重點企業調研,普遍對下半年和全年指標實現正增長抱有信心,但預計同比增長幅度將降低。
綜上預測,在國內疫情穩定控制的條件下,預判下半年行業經濟運行指標將繼續正增長回升,但不會出現大幅增長情況,2022年全年增長率預計4%-5%。